商场鼹鼠的经济观察日记:当0.1%的GDP撞上84%的关税
案发现场:2025年第一季度,高盛那帮华尔街精英们突然集体患上”预期焦虑症”,把美国GDP增速预期砍到只剩0.1%——这数字低得连我上周在二手店淘到的5美元牛仔裤折旧率都不如。
关税战争:经济版的”自爆按钮”
特朗普政府最近像是得了”关税多动症”,3月份刚给加拿大、墨西哥商品贴上25%的”惩罚价签”,转头就把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提到20%。最绝的是中国反手甩出王炸——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商品征收84%的”复仇关税”(这税率高得连我常去的西雅图精品咖啡店都不敢这么宰客)。
高盛分析师们掰着计算器发现:
– 进口商品价格像被打了激素的比特币疯狂上涨
– 企业CEO们的投资决策拖延症比Z世代约会还严重
– 供应链混乱程度堪比黑色星期五的沃尔玛收银台
目击证词:我那位在亚马逊仓库打工的表弟说,最近货架上中国制造的”临时缺货”标签,比他去年Tinder上收到的”已读不回”还多。
通胀怪兽:当物价和焦虑齐飞
核心PCE指数2.8%的数字看得美联储主席眼睛发直——这通胀率比我奶奶听说特朗普要第三次竞选时的血压升得还快。现在的情况是:
– 进口商品价格涨得比网红餐厅的等候队伍还长
– 普通家庭每年要多付1300-5400美元”生存税”(够买547杯星巴克或者1.5个最新款iPhone)
– 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12年最低点,比我在二手店发现心仪古着却被别人抢先结账时还沮丧
现场实验:昨天我做了个民调——10个购物者里有7个表示开始囤积中国商品,2个在学自制豆腐,剩下1个是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志愿者。
全球经济:多米诺骨牌开始倒塌
这场关税战争引发的连锁反应,比我在Goodwill二手店碰倒一排衣架还壮观:
– 瑞银预测美国GDP增幅可能低于1%(这增长率连我每月工资涨幅都追不上)
– 花旗银行直接看齐高盛的0.1%预期
– 巴克莱银行更悲观,认为经济可能要表演”缩骨功”
最精彩的是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模型,预测一季度GDP可能下滑2.85%——这数据惨得像我上次尝试自己剪刘海的成果。
消费侦探的结案报告
高盛这波预期下调就像给美国经济开了张病危通知书,而病根就在于:
最终建议:
– 企业主们该学学我在二手店的砍价技巧
– 消费者请把2025年当作”极简主义实践年”
– 政策制定者…算了,他们连黑色星期五都没在沃尔玛打过工
(完)
*注:本侦探在撰写报告时消耗了3杯冷萃咖啡和2个牛油果吐司,经济成本约$18.5——这比84%关税后的中国商品涨价幅度还是划算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