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編號 #2025-04-15
地點: 台北南港展覽館
目擊證詞: 「那些嵌在牆裡的感應器根本是特工設備吧?還有會跟冰箱聊天的烤箱——拜託,我連跟鄰居打招呼都懶!」——某位穿著vintage格紋襯衫的觀展者
—
【第一現場:科技入侵居家現場】
Dude,當你家的電燈開始用AI分析你的「開燈品味」,我們就該知道:智慧家居根本不是趨勢,根本是場精心策劃的居家綁架案!「好友電智慧科技」這次帶著雙品牌武器登場,從會讀心術的窗簾(自動調光?根本是偷窺狂)到會和咖啡機串通的鬧鐘(「偵測到您熬夜」→自動煮雙倍濃縮),這些「創新」簡直是消費主義派來掏空我們錢包的間諜。
重點是——他們還敢說這是「無縫整合」?Seriously?那些藏在踢腳板裡的感應器,根本是現代版《楚門的世界》佈景!
—
【證據A:設計師共犯結構】
證物:展會上那座「極簡風示範屋」。
• 表面:純白牆面、無把手櫥櫃,禪到像博物館。
• 真相:天花板藏了12個動作感測器,連你偷吃宵夜的腳步頻率都被記錄(美其名曰「能源管理最佳化」)。
更可疑的是跨界合作名單:設計工作室+科技品牌=「讓你的房子變成蘋果專賣店」陰謀。有位建築師受訪時居然說:「智能傢俱能讓小宅變豪宅。」(本偵探註解:翻譯——『請花50萬把收納櫃改成觸控面板,這樣你就能在3坪套房裡享受科幻片氛圍』)
—
【證據B:綠色煙霧彈】
「環保節能」是這場消費詭計最精妙的偽裝。
• 證物1:太陽能整合系統 → 價格等同於裝潢費直接乘以2。
• 證物2:可回收金屬外殼 → 但內建晶片兩年後就會「技術性淘汰」。
品牌說這是「未來趨勢」,但本偵探在二手店看過太多被丟棄的「上一代智慧家電」——它們的歸宿,永遠是某個潮人的復古風書架裝飾品。
—
【結案報告】
最後轉折: 我那個堅持用傳統旋鈕烤箱的房東太太,去年電費比我省30%。朋友們,有時候「低科技」才是真·奢華。
(字數:728)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