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家公募规模增长,4家翻倍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行业解密:谁在悄悄掏空你的钱包?

(翻开皱巴巴的笔记本,钢笔字迹还沾着咖啡渍)
*”Case #2025Q1:18.2万亿的非货币基金规模,44家机构逆势增长,4家神秘玩家规模翻倍——表面繁荣下,究竟谁在收割韭菜?”*
—— 消费侦探Mia的田野调查手记

当华尔街之狼遇上中国广场舞大妈

Dude,让我们先看看这个魔幻现场:2025年一季度,中国公募基金非货币规模居然稳在18.2万亿高位!这相当于把整个荷兰的GDP塞进了基金经理们的西装口袋。但等等——44家机构在增长,剩下的在干嘛?偷偷清仓跑路吗?(划掉)
作为见证过黑色星期五踩踏事件的零售业叛逃者,我嗅到了熟悉的配方:马太效应新锐逆袭的鸡尾酒里,分明掺着韭菜汁的味道。4家机构规模翻倍的”奇迹”,简直比我在二手店淘到Prada还离谱。

犯罪现场一:券商资管的”千亿俱乐部”密室

东方红与华泰的权力的游戏

1585.59亿 vs 1352.14亿:东方红和华泰证券资管这对CP,用实力演绎什么叫”券商系の野望”。要知道,三年前他们还在仰望银行系大佬的尾灯。
作案工具:华泰靠着”互联网渠道+量化产品”组合拳,像星巴克店员推销会员卡一样精准收割年轻韭菜。

那些被忽视的凶器

(突然从证物袋倒出一堆K线图)
固收+产品:2025年股市过山车时,这类产品就像经济适用房般抢手
REITs和养老基金:别被专业名词唬住,本质是基金经理们的新款割草机

犯罪现场二:利润排行榜上的罗生门

南方/易方达的”凡尔赛”陷阱

– 规模前十≠利润前三,这就像Costco的烤鸡——销量冠军但根本不赚钱
华泰柏瑞偷偷笑出声:人家用指数基金和ETF这种”工业化流水线”,管理费赚得飞起

新锐玩家的骚操作

(显微镜下发现可疑痕迹)
– 某中型机构靠”元宇宙主题基金”三个月规模暴涨120%,结果持仓里全是游戏股——这操作比我用优惠券买Gucci还野
– 另一家则把ESG概念玩出花,实际上重仓煤炭股,美其名曰”转型过渡期”

犯罪现场三:互联网渠道的完美谋杀

第三方平台的共犯结构

– 某宝基金频道每天推送”绩优基”,点进去才发现是广告位竞价排名
– 直播投顾们穿着西装跳《爱你》,把年化收益率唱成rap

个人养老金的新剧本

(突然举起放大镜)
– 政策强制储蓄入场,基金经理们连夜开发”Y份额”
– 但仔细看费率:管理费打五折?前提是你得持有十年!这比二手店的”最终清仓”套路还深

结案报告: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

Seriously,这18.2万亿的狂欢背后:
1️⃣ 头部玩家用品牌效应筑起护城河,但超额收益?可能还不如我淘二手包的涨幅
2️⃣ 新锐机构all in细分赛道,赌对了是黑马,赌错了就是下一个爆雷P2P
3️⃣ 互联网渠道把基金销售变成双11,而你就是那个被算法选中的”尊享客户”
(合上笔记本,钢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亲爱的投资者,当你下次看到’历史性机遇’的弹窗时,记得先查查这位基金经理的二手店消费记录——真正的高手,都懂得在熊市淘便宜货。”*
—— 您忠实的商场鼹鼠Mia,正在隔壁vintage店鉴定一只可疑的LV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