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因拜登的意外退选而迎来戏剧性转折。民主党紧急推举副总统哈里斯接棒,但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胜券在握,选战提前进入“垃圾时间”——这一体育术语被用来形容结果已无悬念的剩余赛程。随着特朗普在2025年1月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特朗普2.0时代”的序幕缓缓拉开。这一阶段不仅延续了其第一任期的核心主张,更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国内政治极化加剧的背景下,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政策图景。
政治格局的重构与选举余波
特朗普的竞选策略鲜明体现了“美国优先”的延续性。他在北卡罗来纳州等关键摇摆州的集会上,以移民管控和经济复苏为核心议题,成功巩固了保守派选民的基本盘。值得注意的是,哈里斯接替竞选后,民主党未能扭转颓势,部分原因在于选民对拜登政府后期经济疲软的失望情绪蔓延。选举结果的提前明朗化,使得美国社会陷入一种奇特的政治僵局:一方面,特朗普支持者欢庆“王者归来”;另一方面,自由派群体对民主制度危机的担忧加剧。华盛顿特区在就职典礼前后部署了空前规模的安保力量,反映出对潜在暴力的高度戒备。这种分裂情绪为“特朗普2.0时代”的施政埋下了隐患。
经济政策的闪电战与市场震荡
上任百日之内,特朗普政府便打出政策组合拳:成立专职关税机构、签署多项能源产业扶持行政令,并宣布对亚洲部分国家加征关税。这些举措迅速引发连锁反应——美股期货应声上涨2%,但欧洲斯托克50指数当日下跌1.5%,凸显全球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经济战略具有鲜明的“双轨特征”:对内通过减税和放松监管刺激制造业回流;对外则以贸易壁垒保护本土产业。这种模式短期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但美元指数的持续走低(跌破100关口)和非美货币的走强,暗示国际市场对美国长期财政健康的疑虑。能源领域成为最大赢家,页岩油企业获联邦补贴后股价飙升,而可再生能源板块则遭遇资本撤离。这种选择性扶持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衡风险。
国际关系的“交易性”转向与国内焦虑
外交层面,“特朗普2.0”团队展现出高效且务实的作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选举结果公布后24小时内便与特朗普通话,被视作盟友提前布局的信号。这种“交易优先”的外交哲学,使得传统盟友体系面临重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开表示“需重新评估跨大西洋合作框架”,而东南亚国家则加速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对冲风险。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焦虑情绪呈现阶层分化:蓝领工人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但知识分子群体频繁发起“保卫民主”集会,纽约时报专栏甚至将此次权力过渡比作“马克·吐温笔下的《竞选州长》现代版”。中国官媒的评论则相对克制,强调“以静制动”应对可能的技术封锁和贸易摩擦,反映出东方阵营的观察式策略。
—
四个月过去,“特朗普2.0时代”的轮廓已逐渐清晰。其政策风格延续了第一任期的凌厉手段,但在执行效率上更为激进。经济领域的快速突破虽带来短期增长,却未能消除市场对长期稳定性的质疑;外交关系的重塑彰显了“美国优先”的实质内核,却也加速了多极化世界的形成。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场被称作“垃圾时间”的选举,最终催生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政治周期。当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炼钢厂宣布“美国工业重生计划”时,台下欢呼的工人与华尔街闪烁的交易屏幕,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双重镜像——分裂与机遇并存,强硬与脆弱共生。未来四年,这种矛盾或将定义全球政治经济的全新叙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