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押注Plenty夢碎!農業科技獨角獸19億估值破產」

當軟銀的農業科技夢碎了一地:垂直農業的狂熱與現實
Dude,又一家被資本捧上神壇的新創公司摔下來了——這次是軟銀(SoftBank)押注的垂直農業明星Plenty。這家曾經估值19億美元、號稱要用「5%的水資源產出傳統農場350倍作物」的公司,最近竟然申請破產保護,簡直比黑色星期五的折扣區還慘烈。作為一個在零售業打滾過、現在專挖消費陷阱的「商場鼹鼠」,我不得不說:這劇本我見過太多次了。科技巨頭揮舞支票本衝進傳統產業,結果發現自己連一顆生菜都算不過農夫?Seriously,讓我們來解剖這場「農業科技泡沫」的屍體。
Part 1: 垂直農業的「數學騙局」
Plenty當初的賣點聽起來像科幻小說:LED光照、AI監控、機器手臂採收,在倉庫裡種出完美生菜。但現實是,他們的財報比爛掉的菠菜還難看。
能源成本黑洞:垂直農場40%的營運成本來自LED照明,電費帳單堪比數據中心。Plenty舊金山農場曾因系統故障導致整批作物腐爛,損失百萬美元——這哪是農業?根本是「燒錢模擬器」。
偽造的性價比:雖然號稱單位產能高,但每顆生菜成本比傳統農業貴2-3倍。消費者會為「減碳」口號買單?美國農業部數據打臉:2023年垂直農場蔬菜市占率僅0.2%,多數人還是抓起墨西哥進口的便宜生菜結帳。
作物種類的尷尬:只能種低矮的葉菜和香草,利潤更高的番茄或草莓?對不起,技術搞不定。這就像開餐廳卻只能賣生菜沙拉,還敢收米其林價格?(笑)
Part 2: 軟銀的「願景基金」變成「幻滅基金」
軟銀的孫正義曾說Plenty會「改變人類飲食方式」,現在看來,他可能漏了後半句:「……如果人類願意用黃金價格買生菜的話」。
時間錯覺:軟銀預測2025年垂直農業市場達200億美元,但實際規模連三分之一都不到。拜託,農業技術迭代速度能和App相提並論?植物又不會因為你砸錢就長快點。
標準化陷阱:Plenty在各地強推同一套系統,結果荷蘭農場因濕度失控產能暴跌。這就像在西雅圖潮店買的羽絨服,硬要賣給佛羅里達人——地理差異?Who cares!
資本退潮現原形:2023年升息後,Plenty融資困難,現金流斷裂速度比它的生菜枯萎還快。同業AppHarvest也被併購,證明這行業正在上演「倖存者偏差:農業版」。
Part 3: 農業科技還能怎麼救?
別急著給垂直農業寫訃聞,有些公司正在找務實出路:
改當「植物毒梟」:日本Spread專攻藥用大麻和稀有香料,利潤比生菜高10倍。這招聰明——與其和沃爾瑪拚價格,不如鎖定「願意為嗨付錢」的客群。
混血模式崛起:像Iron Ox結合溫室與垂直技術,能源消耗降60%。這才是現實解方:科技不是用來顛覆自然,而是和它跳探戈。
政策奶嘴:新加坡補貼30%建置費,讓Sustenir Agriculture供應超市70%葉菜。關鍵字是「補貼」——沒有政府當金主,很多創新根本活不過種子輪。
朋友們,Plenty的破產不是故事的終結,而是一記當頭棒喝:當資本狂熱退去,留下的不是「革命」,而是一地電費帳單和枯萎的獨角獸夢。下次聽到有人說要用科技「改變農業」,先問他一個問題:你的生菜,到底賣不賣得動?(眨眼)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