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单边主义如何破坏全球秩序?经济学家萨克斯的警示
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而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近期在联合国安理会阿里亚模式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的政策选择正在对全球秩序造成系统性破坏。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背景下。萨克斯的分析不仅揭示了美国政策的现实影响,更对未来的国际合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多边主义的倒退与全球治理危机
萨克斯的研究显示,美国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多边主义支持指数”中排名垫底。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因为美国近年来频繁违反国际承诺,单方面退出多项国际协议,包括《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协议》等。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中屡次站在多数国家的对立面,例如在巴以问题、人权议题上的投票记录。
这种立场不仅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性,还助长了“强权即公理”的错误逻辑。例如,美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叙利亚、委内瑞拉等国实施单边制裁,导致这些国家无法正常参与国际贸易,甚至影响人道主义援助的进入。这种“长臂管辖”行为实际上破坏了国际法的平等原则,使得全球治理体系愈发碎片化。
经济霸凌的逻辑谬误与现实代价
在经济领域,美国的单边主义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与金融制裁的双重打击。萨克斯特别驳斥了美国政府将贸易逆差归咎于他国的说法,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自身的财政赤字和低储蓄率。然而,美国政府却选择通过加征关税来转移矛盾——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至今仍未完全取消,而拜登政府甚至扩大了某些产品的关税范围。
更具破坏性的是美国将美元“武器化”的行为。通过冻结他国外汇储备、切断SWIFT支付系统等手段,美国实际上把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变成了施压工具。例如,对阿富汗央行资产的冻结导致该国经济陷入崩溃,医疗系统瘫痪,婴儿死亡率飙升。这些行为不仅违反《联合国宪章》的人道主义原则,还促使更多国家寻求去美元化,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
全球南方国家的反抗与体系重构
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尤其伤害了发展中国家。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因美国阻挠法官遴选而陷入瘫痪,使得贸易争端无法得到公正仲裁。这对依赖规则保护的小国尤为不利——例如,非洲国家在面对欧美农业补贴时缺乏有效的申诉渠道。
全球南方国家已开始联合反抗。金砖国家扩员、非洲联盟加入G20等动向表明,新兴经济体正试图构建更公平的国际秩序。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也在调整策略:欧盟推出“反制裁条例”,建立INSTEX结算机制以绕过美元体系;东南亚国家则加速推进本币结算。这些趋势说明,单边主义不仅未能巩固美国霸权,反而加速了多极化世界的形成。
萨克斯的警告值得深思:当一个大国选择用强权替代合作时,短期收益可能掩盖长期代价。美国的单边制裁已导致国内通胀加剧(关税使商品价格平均上涨29%),而美元信誉的流失更将影响其长期金融主导地位。在全球相互依存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或许,国际社会需要从萨克斯的分析中汲取教训,共同捍卫基于规则的多边体系,才能避免世界滑向“丛林法则”的深渊。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