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放话:美舰商船应免费通行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全球航运的关键枢纽,长期以来在贸易、军事和地缘政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2025年4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表强硬声明,要求美国商船和军舰应获免费通行权,并暗示可能采取经济制裁或军事手段实现这一目标。这一表态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巴拿马和埃及等主权国家的强烈反应。特朗普的言论不仅涉及运河管理权的法律争议,更可能重塑全球航运规则,甚至触发新一轮地缘冲突。

特朗普的“运河控制论”及其依据

特朗普的核心主张围绕“美国优先”原则展开。他在声明中强调,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建设和运营“离不开美国的贡献”,因此美国船只应享有免费通行特权。这一论调延续了他一贯的“历史债务”叙事——例如,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由美国主导建成,直至1999年才移交巴拿马政府;而苏伊士运河虽由法国和埃及合作开通,但美国在20世纪多次通过军事和经济手段介入其运营。
然而,特朗普的诉求缺乏现行国际法支持。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依据《巴拿马运河条约》收取通行费,该条约明确规定了主权归属和运营规则;苏伊士运河则受《君士坦丁堡公约》约束,保障所有国家平等通行权。法律专家指出,若美国强行推翻现有协议,将破坏国际条约体系的稳定性。

主权国家的抵制与地区风险

巴拿马和埃及对特朗普的声明反应激烈。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明确表示,运河管理权“不容谈判”,并援引2024年美巴安全合作备忘录的修订内容——删除“外国驻军”条款,以彰显主权立场。值得注意的是,巴拿马运河每年为该国贡献约25亿美元收入,占GDP的6%,任何通行费豁免都将直接冲击其经济。
苏伊士运河方面,埃及正面临红海危机导致的收入锐减(2025年第一季度通行费下降40%)。若美国施压免费通行,埃及政府可能被迫寻求中国或欧盟的支持以平衡压力。此外,特朗普提及“军事手段”的模糊威胁,已引发拉美和中东国家的安全担忧。例如,巴西和哥伦比亚联合声明呼吁“防止单边主义破坏地区稳定”。

全球航运与地缘政治连锁反应

特朗普的提议可能从三方面改变国际航运格局:

  • 贸易规则重构:若美国商船免缴通行费,其他国家可能要求同等待遇,导致运河运营方收入崩溃。国际航运协会(ICS)警告,此举将迫使运河国家提高其他船只费用,加剧全球供应链成本。
  • 军事化风险上升: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近期访问巴拿马,试图推动美军“优先通行权”,但巴方拒绝后,五角大楼被曝已重启“运河防卫预案”。类似行动在苏伊士运河也可能出现,例如美军第五舰队以“护航”名义加强存在。
  • 多边合作受挫:中国、俄罗斯和欧盟均表态支持运河主权国立场。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单边行动可能加速新兴国家推动“去美元化”航运结算体系,进一步削弱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
  • 特朗普的“运河免费通行”主张,表面上是经济议题,实则是地缘控制权的争夺。尽管其言论迎合了部分国内选民对“美国霸权”的怀旧情绪,但忽视了两大运河的主权归属和国际法框架。短期来看,巴拿马和埃及的抵制可能迫使美国转向有限度的谈判(如通行费折扣而非全免);长期而言,这一事件或将加剧全球战略水道的军事化竞争,并推动更多国家寻求替代航线(如北极航道或中欧陆运)。无论结果如何,特朗普的强硬姿态已为国际航运秩序埋下了不确定性种子。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