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场鼹鼠的关税生存手册:Walmart如何在贸易战中“白嫖”供应链?
*“Dude,当你发现购物车里的中国产T恤突然贵了125%,而货架上美国制造的有机麦片却诡异地打折时——恭喜,你正活在2023年关税剧本杀现场。”*
作为常年潜伏在零售货架间的“消费侦探”,我见过太多企业在关税风暴里翻车的惨案。但Walmart这头零售巨兽?它简直把贸易战玩成了《饥饿游戏》真人秀。
—
第一案发现场:供应链的“本土化魔术”
*线索:* 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挥动125%关税大棒时,Walmart的采购总监可能躲在仓库里偷笑——因为他们三分之二的商品压根儿不依赖进口。
这招“美国制造”障眼法堪称教科书级别:
– 食品堡垒战略: 60%的美国门店销售额来自食品,而货架上的牛奶、鸡蛋和牛排几乎全是本土采购。当关税让进口电子产品涨价时,消费者却在Walmart用9.99美元抱走一打本土鸡蛋(通货膨胀?What inflation?)。
– “近岸外包”骚操作: 悄悄把部分亚洲订单转移到墨西哥和越南,既避开关税子弹,又用北美自贸协定省运费。*(零售业黑话管这叫“供应链漂移”,seriously,这帮人该去拍《谍影重重》)*
—
第二犯罪证据:电商会员制的“糖衣炮弹”
*谜题:* 当Amazon用Prime会员统治世界时,Walmart+凭什么能连续11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答案藏在会员卡的心理学陷阱里:
– 98美元的年费 比Prime便宜20%,但附赠“汽油折扣”这种中产刚需——毕竟油价涨得比比特币还疯。
– “穷人版Prime”人设: 没有高大上的流媒体服务,但能让你用12.95美元月租无限次免运费买厕纸。*(朋友们,这叫刚需经济学,比马斯克的推特收购案实在多了)*
—
第三幕后黑手:CEO的“危机PUA学”
*证词:* CEO Doug McMillon在投资者会议上淡定表示:“我们连911和新冠都熬过来了,关税算个啥?”
这哥们深谙“恐惧营销”精髓:
– “灾难履历”背书: 每次经济危机都让Walmart销售额逆势上涨——因为穷人越多,折扣店越嗨。
– 现金储备高达140亿美元,足够买下整个华尔街的焦虑药。*(零售业潜规则:现金流就是氧气罐,而Walmart背着巨型氧气瓶跑马拉松)*
—
结案陈词:
Walmart的生存秘诀,本质上是把“危机”二字拆解成“危险+机会”:用本土供应链当防弹衣,拿会员制当麻醉剂,再靠CEO的演技稳定军心。至于关税?*“Dude,那只是财报上的一行脚注。”*
*(P.S. 本侦探在二手店淘到绝版Walmart工牌一枚,但拒绝透露当年黑色星期五的 PTSD 细节——这是另外的价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