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息收益基金的”防务股”掘金密码
当德国议会通过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议案时,莱茵金属(Rheinmetall)的股价单日暴涨12%——这个戏剧性场景恰好解释了为什么Artemis全球收益基金将25%的欧洲仓位压在了防务板块。管理该基金13年的Jacob De Tusch Lec坐在伦敦办公室里,桌上摊开的不是财经报表,而是一份《欧洲防务技术白皮书》,这位以”股息猎手”闻名的基金经理,正在用军工股的望远镜观察世界格局的变化。
收益组合的”三叉戟”配置
基金说明书里80%股票仓位的规定,被Jacob玩出了战术级的配置艺术。其核心仓位构成犹如现代航母战斗群:防务股担任攻击舰载机(当前占股票仓位的28%),科技股作为预警雷达系统(筛选标准是股息增速年化15%以上),而10%的债券仓位则像反潜直升机——2023年利用德国国债收益率波动就对冲掉2.3%的净值回撤。这种立体化布局使得基金在2022年市场暴跌时,仍保持4.7%的正收益,秘诀就在于莱茵金属这类股票不仅提供3.2%的股息率,其股价当年更逆势上涨67%。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10%的”卫星仓位”权限。Jacob团队会将其中的5%配置黄金ETF,就像他们在2020年疫情爆发时做的那样,这部分避险资产当年贡献了1.8%的超额收益。剩余5%则化身为”机会基金”,2023年初突袭买入被低估的日本半导体材料股,六个月就斩获23%回报。这种弹性配置让基金在保持股息稳定性的同时,又能抓住市场突变带来的红利。
军工股的”超级周期”方程式
翻开基金二季度报告,会发现防务板块的分析逻辑充满地缘政治演算。德国防务预算占GDP比例将从1.4%提升至2%,这个数字背后对应着莱茵金属未来五年47亿欧元的弹药订单。更精妙的是基金对英国BAE系统公司的持仓调整——当发现其电力推进系统专利数量在2021-2023年间增长214%后,立即将仓位从3.5%上调至5.2%,这笔投资在乌克兰战场需求爆发后,九个月内就兑现了19%的资本利得。
科技股筛选则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游戏。基金经理会对比检查台积电和ASML的股息支付率,最终选择后者是因为其EUV光刻机的技术垄断性,使得58%的派息比例仍能保持每年20%的股息增速。这种”科技+军工”的复合布局,让基金在纳斯达克指数震荡的2023年上半年,依然从应用材料等半导体设备商处获得4.1%的股息收益。
收益引擎的”瑞士钟表”哲学
观察该基金的交易记录,会发现其操作节奏违背常理——在市场恐慌抛售股息股时反而加大买入。2022年三季度欧洲能源危机最严重时,基金逆向增持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就是看准其8.7%的股息率已包含过度悲观预期。这种”危机溢价”捕捉策略,使该头寸在随后两年实现”股息+股价”合计41%的回报。
现金仓位管理更显精妙。Jacob将3%的现金比作”战略预备队”,2023年3月硅谷银行事件后立即出动,以折价27%的价格吃进被错杀的美国公用事业ETF看涨期权。这种”现金期权化”操作,三个月后就贡献了基金总收益的1.2%。而平时这部分资金也不闲着,通过隔夜逆回购获取基准利率收益,去年光这笔”闲钱理财”就赚了180万美元。
当晨星数据显示全球收益型基金近五年平均年化回报为5.2%时,Artemis这份交出的7.8%成绩单,证明其”军工打底、科技加持、现金伺机”的立体战法确实有效。不过最值得玩味的是其最新动向:正在研究日本军工解禁带来的三菱重工投资机会,这或许预示着下一轮收益掘金战已转向东亚。毕竟对真正的股息猎手而言,世界地图就是一张永不过时的藏宝图。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