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中东首访:商业盛宴背后的外交棋局
2017年5月,唐纳德·特朗普以美国总统身份首次踏足中东,开启了一场被镀金红毯与军火合同包裹的“商业外交”之旅。从沙特阿拉伯的千亿订单到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僵局,这场访问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聚光灯下是握手与签约的狂欢,阴影中却藏着未解的和平谜题。
石油与军火:6000亿美元的“黄金握手”
在利雅得的沙漠宫殿里,特朗普带着包括洛克希德·马丁、通用电气等巨头CEO在内的“商业梦之队”,与沙特签下了号称“史上最大”的防务协议:1100亿美元军售打头阵,涵盖导弹系统、战舰和网络安全,后续能源、基建合作将总金额推至6000亿美元。沙特王室以黄金勋章、传统剑舞和全城电子屏肖像迎接这位“交易大师”,而特朗普则在推特上欢呼:“这是为美国工人抢回的工作!”
经济学家却嗅到矛盾气息:沙特正因油价下跌面临财政紧缩,却豪掷千金购买美国武器;而特朗普一边强调“美国优先”,一边默许沙特主导的也门战争持续消耗这些军火。“这不是贸易,是地缘杠杆。”布鲁金斯学会分析师指出,“白宫用军售换沙特对抗伊朗的承诺,而沙特用支票换美国对专制统治的视而不见。”
和平进程:被商业冲淡的外交承诺
在耶路撒冷,特朗普戴着小白帽在哭墙前留影,成为首位触摸这处圣地的在任美国总统;在伯利恒,他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短暂会面,却拒绝明确支持“两国方案”。尽管他宣称“和平是终极交易”,但访问成果清单中,巴以问题仅剩一句模糊的“重启谈判”——没有时间表,没有路线图。
对比鲜明的画面揭示了优先级:在沙特,48小时签下数十项协议;在巴勒斯坦,2小时会谈后匆匆离场。“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像一份商业合同,”《外交政策》杂志评论道,“他用沙特的钱包装就业数据,用以色列的强硬立场讨好国内福音派选民,而巴勒斯坦人的权益被折现成了推特上的话题标签。”
礼遇背后的算计:谁在为红毯买单?
沙特为特朗普团队包下丽思卡尔顿整个楼层,出动骑兵卫队和F-15护航;卡塔尔在访问后不久却遭遇沙特主导的断交危机,而特朗普一边声称“调解争端”,一边向卡塔尔推销120亿美元的F-15战机。阿联酋则趁机签下150亿美元能源订单,换取美国对其介入利比亚内战的支持。
这些“超规格礼遇”背后,是海湾国家争夺美国庇护的竞价游戏。但“金元外交”的副作用正在浮现:国会后来调查发现,沙特支付的军火款中,部分被用于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的私募基金;而也门平民的伤亡,让那1100亿军售在国际法庭上成了道德债条。
—
这场访问像一面棱镜,折射出特朗普时代的核心逻辑:外交被简化为资产负债表,和平被量化为选票KPI。6000亿美元的数字照亮了华尔街的夜晚,却没能照亮拉马拉难民营的停电巷道。当沙特王储后来因记者卡舒吉遇害案成为国际弃子时,当年利雅得的黄金红毯,已然成了讽刺剧的布景。或许正如一位阿拉伯外交官的事后吐槽:“他以为自己在谈生意,其实生意正在谈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