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车巨头的财务迷局:Hertz为何一边流血一边画饼?
西雅图二手店淘来的风衣口袋里还塞着上个月的租车收据——dude,这简直是个讽刺。当我盯着Hertz最新财报上那个刺眼的-1.12美元EPS时,耳边仿佛又响起黑色星期五收银台前顾客的尖叫:”这价格认真的吗?”(Seriously, HTZ?)
血淋淋的数字游戏
Hertz第一季度18.1亿美元的收入比华尔街预期整整少了2亿,同比下滑13%的曲线比二手车市场的折旧率还难看。但真正让投资者跳脚的,是管理层那句”预计第三季度实现正向调整后EBITDA”——就像在二手店发现标价过高的古着,标签上还写着”未来会升值”。
有趣的是,公司一边强调12亿美元流动性的”安全气囊”,一边悄悄缩减车队规模。根据扩展数据,其北美车队同比减少12%,而每辆车的月均收入却只涨了3%。这让我想起零售业的老把戏:当销量撑不住时,就靠砍库存来假装毛利率提升。(商场鼹鼠的鼻子可是很灵的!)
股价过山车背后的心理战
财报发布当日8.65%的暴跌,根本是场行为艺术。要知道,Hertz在2024年刚靠电动车租赁的故事让股价翻倍,如今却像辆没充电的特斯拉瘫在路边。但诡异的是,做空比例反而下降了——原来华尔街赌徒们早把宝押在了”破产重组专业户”Apollo Global身上,后者刚增持了Hertz优先股。
更黑色幽默的是其全球化布局:Dollar和Thrifty品牌在亚洲市场增长7%,却被北美市场的15%下滑吃得骨头都不剩。这就像在二手店淘到绝版牛仔裤,结果发现裤兜破了个洞。(朋友们,这叫结构性漏洞!)
EBITDA魔法能变出未来吗?
管理层反复强调的”调整后EBITDA”,细看会发现藏着5700万美元的”重组成本”和3200万美元”车队减值”。这让我想起在Nordstrom Rack见过的高端护肤品——把临期小样装进礼盒就叫”超值套装”。更值得玩味的是其车辆折旧政策变更,硬生生把每辆车日均成本压低了1.2美元,堪称会计部门的魔术时刻。
但有个数据他们没敢highlight:根据扩展行业报告,竞争对手Avis的每车日均收入比Hertz高出4.3美元。当整个行业都在用动态定价算法收割旺季溢价时,Hertz的预订系统还停留在”输入优惠码”的史前时代。(侦探笔记:技术债才是真正的吸血鬼。)
结案陈词
Hertz的财报像极了我上周在Goodwill淘到的”古董”手表——外壳光鲜,机芯生锈。12亿流动性或许能撑到下一季,但除非他们能解决车队利用率低于行业均值15%的硬伤,否则所谓的EBITDA转正只会是财报电话会上的彩虹屁。
最后说句掏心话:当我在二手店用5美元买到几乎全新的Hertz租赁车钥匙扣时,就知道这帮家伙的资产管理和我的购物欲一样——充满美好的幻觉。(案子破了,但消费主义永不完结!)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