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Q1财报季观察:餐饮业与科技巨头的冰与火之歌
(商场鼹鼠的笔记本翻开第2025页)
Dude,这季度的财报简直比我在二手店淘到的拼色毛衣还精彩——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所有人都得为通货膨胀这件”基础款”买单。让我们戴上侦探放大镜,看看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什么消费密码。(Seriously,连我的咖啡账单都在加密)
第一章:餐饮业的”饥饿游戏”
GEN Restaurant Group的210万美元亏损就像打翻的番茄酱——收入增长9.5%也盖不住EBITDA利润率2.2%的寒酸相。但等等,这帮家伙居然逆风开了6家新店,包括玩起”餐厅界变形金刚”的双概念店!这操作堪比我在二手市场”买一送一”淘到的 vintage Levi’s,但投资者显然更关心标签上的价格——股价暴跌9.52%说明他们可不想为实验性菜单买单。
隔壁的First Watch更惨,客流量-0.7%的同店销售增长像杯隔夜冷萃。不过BJ’s Restaurants用超预期EPS证明:美国人永远会为无限续杯的薯条买单(股价+6%就是证据)。结论?餐饮业正在上演”幸存者偏差”——要么像Krispy Kreme那样被EPS预期绞碎(股价当场融化),要么学TransAct用28%的销售增长把自己变成财报界的甜甜圈。
第二章:科技巨头的”魔法失灵”
微软用EPS超预期表演了教科书级”钞能力”(股价原地起飞),但Tesla的财报就像我的旧特斯拉电池——明明该充电了,股价却谜之上涨。最魔幻的是Yelp,数据难看却股价飘红,这大概就是硅谷的”差评经济学”?(侦探笔记划重点:市场对科技公司的宽容度堪比潮人对洞洞鞋的执念)
但Dow的0.44美元GAAP亏损狠狠戳破泡沫——当”数字化转型”这种热词撞上实打实的亏损,投资者立刻切换成我外婆的记账模式。相比之下,Sampo的数字化进展+收入增长组合拳,简直像在财报里藏了复活节彩蛋。
第三章:消费市场的”分裂人格”
National Vision的逆势上涨揭露真相:经济越差,人们越要看清现实(字面意义)。但System1的收入未达标就像我上周的省钱计划——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精妙的是消费者自己也在精分:一边在GEN等高客单价餐厅缩手缩脚,一边把BJ’s这种”量大管饱”的连锁店送上神坛。
(突然发现我的购物车也在上演同样戏码:加了三天购物车的设计师台灯,最后被二手店20美元的落地灯截胡)
(合上笔记本时的咖啡渍结论)
这季度的财报就像我凌乱的衣柜:有人忙着升级(微软),有人坚持基础款(BJ’s),还有人试图混搭翻车(GEN)。但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真相——消费者正在变成”预算侦探”,而市场则像二手店老板,对每件商品的瑕疵明码标价。朋友们,下次看到股价波动时,不妨想想你上周放弃的那杯拿铁…(突然发现我的星巴克积分又贬值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