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Eck携手Securitize推出代币化货币基金

当华尔街老钱遇上区块链新贵:一场价值千亿美金的金融变形记
清晨6点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穿Brooks Brothers西装的老牌基金经理们正用黑莓手机查看国债收益率。而在西海岸的某个车库,穿着连帽衫的加密开发者刚用智能合约完成了一笔价值4000万美元的T-Bill交易——这画面违和得就像我那位坚持用支票付房租的姑妈突然开始用比特币打赏广场舞直播。但朋友,这就是正在发生的金融范式转移:传统资管巨头正把百年历史的证券化资产,塞进区块链这个21世纪的数字保险箱

第一案发现场:VanEck的链上国债实验

管理着1166亿美元资产的VanEck向来是金融界的”乖学生”,去年却突然和区块链平台Securitize搞了场”跨界联名”——推出链上国债基金VBILL。想象一下: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被切成数字碎片,在以太坊、Solana这些”加密高速公路”上24小时飙车,实时结算的特性让传统T+2交割制度看起来像蜗牛快递。更绝的是,这个基金允许投资者用USDC稳定币购买,相当于用游戏代币就能参与国家级债务市场。这操作骚得连我在高盛工作的前同事都发消息问我:”Dude,我们是不是该把西装换成NFT了?”

BlackRock的BUIDL计划:当”大而不能倒”遇见”代码即法律”

如果说VanEck还带着试探意味,资管规模9万亿的BlackRock直接来了个信仰之跃。其与Securitize合作的BUIDL基金,本质上是个链上货币市场基金,但玩法堪称”华尔街变形记”:投资者存入的USDC会自动兑换为生息的证券化资产,收益按秒计算——对比传统货币基金每月派息的龟速,简直像从拨号上网升级到5G。更值得玩味的是,State Street、UBS这些”金融old money”紧随其后,前者成立数字资产部门,后者在新加坡发行以太坊基金uMINT。这些动作翻译成人话就是:”既然打不过,就自己当交易所。”

卢森堡的加密奇点:Franklin Templeton的合规突围

当美国巨头们还在和SEC玩”监管躲猫猫”,管理1.5万亿资产的Franklin Templeton直接跑到卢森堡开了个”区块链分行”。其发行的证券化基金像金融乐高,既符合欧盟MiFID II监管框架,又能用智能合约自动派息。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策略意外打开了新世界:非洲的散户投资者现在通过手机钱包就能购买原本只对机构开放的优质资产。我采访的卢森堡金融科技局官员说了句至理名言:”我们不是在把金融搬上链,而是在重建金融的DNA。”
这场变革最讽刺的莫过于:区块链最初想颠覆的华尔街银行家们,现在正用这项技术把自己武装到牙齿。VanEck的CEO在最近访谈中不小心说漏嘴:”本质上我们只是把保管箱换成了加密钱包。”而根据PwC数据,2023年证券化代币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且每90天翻一番。或许用不了多久,你我在二手店淘到的古着毛衣里,就会藏着一张证券化NFT的私钥——毕竟在这个时代,连国债都能变成24/7交易的数字乐高,还有什么不可能呢?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