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驳斥穆迪降级争议热议特朗普减税

近年来,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变化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2023年5月,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穆迪首次将美国的顶级信用评级从最高等级“Aaa”下调至次一级“Aa1”,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信用“降级”事件。这一评级调整的背后,是对美国政府债务攀升与财政赤字扩张的深刻担忧,也映射出当前美国政治分裂对财政政策执行的影响。随着美国依然维持全球最大债务国的地位,这一评级变化不仅影响国内经济预期,更为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

穆迪此次下调评级的核心理由在于美国日益严峻的财政状况。报告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经逼近36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GDP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主权评级同级别的国家。长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未能推出有效的开支削减方案,财政赤字持续堆积,财政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对偿债能力构成实质威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穆迪将目光聚焦于前总统特朗普2017年推出的大规模减税政策。减税虽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联邦财政收入,但实际效果尚未显现,赤字反而进一步扩大。此外,政治分歧加剧使国会难以达成一致的财政整顿方案,令解决债务困境的努力步履维艰。

围绕减税政策与财政赤字问题,国会内部出现显著分歧,尤其是在共和党阵营内部。共和党控制的国会试图通过延续2017年税改来保持经济刺激的延续性,但部分保守派议员担忧缺乏支出削减的税改法案会让债务负担雪上加霜,坚决要求更严格的预算控制以防止财政风险进一步恶化。这种立场分歧造成国会在财政法案推进中遭遇瓶颈。穆迪此次评级下调,被部分共和党议员视作财政政策的警钟,提醒立法者应重视债务风险。然而也有声音质疑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认为穆迪忽略了减税对经济增长的潜在拉动以及中东投资承诺对经济活力的积极贡献,认为评级决定带有一定政治色彩。

面对评级的下调,特朗普政府及财政部做出强烈回应。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多次表示不认可穆迪的评级决策,强调政府有能力通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债务增长率的方式,维持财政稳定。他特别提到推行的中东投资计划,旨在通过创新和资本引入,推动经济扩张,缓解财政压力。贝森特表示,财政目标是将赤字占GDP比率控制在约3%左右,远低于穆迪的预测数字。然而,市场对此表现谨慎,美国股市在评级变动后出现波动,国债收益率有所上升,投资者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忧虑加剧。作为全球最大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信用评级的下调无疑会推高政府借款成本,可能改变美国财政支出结构,进而对全球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总体来说,穆迪首次调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反映的是美国财政负担的严峻现实及复杂的政治局面。尽管政府高调否认评级下调的合理性,且寄望未来经济增长能化解债务风险,债务水平持续攀升与政治纷争却为财政整顿蒙上阴影。信用评级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象征着国际社会对美国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评判。未来美国能否有效控制赤字、推动经济平衡健康发展,将对美国自身及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与繁荣起到决定性作用。面对这样一场涉及经济逻辑与政治博弈的“信用谜案”,无疑值得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保持高度关注。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