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升温 许长泰:美经济衰退风险增 债优股

美国经济2025:衰退阴影下的投资攻守道
2025年的全球经济版图正被多重变量重新勾勒——美联储加息周期的滞后效应、贸易摩擦的潜在升级、就业市场的微妙转向,这些信号让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频繁修正预测模型。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近期发布的报告中,一个关键判断引发市场关注:美国经济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步入衰退。这一预判不仅关乎宏观趋势,更直接牵动普通投资者的钱包。本文将拆解这一判断背后的逻辑链条,并探讨如何在这一预期下构建攻守兼备的投资组合。

一、衰退预警:三根导火索正在燃烧

许长泰团队将衰退风险锚定在三个核心变量上,它们像多米诺骨牌般环环相扣:

  • 货币政策的“钝刀效应”
  • 美联储此前累计加息525个基点(2022-2024年)的威力尚未完全释放。历史数据显示,利率调整对经济的抑制平均滞后18-24个月。以1980年代为例,沃尔克激进加息后,美国GDP在1981年才正式陷入负增长。2025年下半年的经济数据可能重演这种“延迟疼痛”,尤其是对利率敏感的房地产和制造业。

  • 关税的“通胀-需求双杀”
  • 若美国对进口汽车、半导体加征10%-25%关税(类似2018年中美贸易战水平),测算显示将直接推高核心PCE物价指数0.3-0.5个百分点。更危险的是,企业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摩根士丹利研究显示,关税每上升1%,美国零售销售增速将下滑0.2%。当前信用卡违约率已升至2012年来新高,消费者韧性正在瓦解。

  • 就业市场的“虚假繁荣”
  • 尽管失业率维持在4%以下,但结构性问题暗流涌动:
    岗位质量下降:新增就业集中在兼职(占比35% vs 疫情前28%)、低薪服务业(餐饮、护理);
    劳动参与率陷阱:55岁以上群体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速度比预期快20%;
    科技企业预警:微软、谷歌等巨头的AI替代计划可能导致2025年白领岗位缩减5%-8%。

    二、资产配置:从“贪婪”转向“恐惧”

    基于上述风险,许长泰提出“债优于股”的防御策略,但细节设计远比简单减仓复杂:
    | 资产类别 | 具体操作 | 逻辑支撑 |
    |—————-|———————————–|————————————————————————–|
    | 国债 | 增持7-10年期美债 | 降息预期下久期策略最优,历史回测显示首次降息前6个月国债平均回报4.2% |
    | 信用债 | 侧重投资级(BBB及以上)公司债 | 利差扩大至150基点时进场,规避高收益债(违约率或升至5%) |
    | 股票 | 超配医疗/公用事业(防御β=0.7) | 现金流稳定性强,2025年预测股息率3.8% vs 标普500平均2.1% |
    | 另类资产 | 黄金占比提升至5%-8% | 地缘风险+美元走弱双重驱动,金价或突破2500美元/盎司 |
    区域选择上,亚洲市场被赋予更高权重:
    日本:央行维持宽松,企业治理改革推动ROE升至9%;
    印尼:镍矿出口禁令推动电池产业链本土化,GDP增速有望保持5%+;
    港股:恒生指数市净率仅0.9倍,金融/地产板块估值处于20年低位。

    三、黑天鹅清单:投资者必须监控的5个信号

    除了主线剧情,这些非线性风险可能改写游戏规则:

  • 美联储政策失误:若通胀反弹迫使推迟降息,可能触发“higher for longer”恐慌;
  • 商业地产炸弹:2025-2027年是美国商业地产债务到期高峰(约1.2万亿美元);
  • AI生产力悖论:技术革命未能如期提升企业盈利,科技股估值面临重估;
  • 亚洲货币危机:强美元周期下,东南亚外债/GDP超过60%的国家(如越南)风险陡增;
  • 气候黑天鹅: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可能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
  • 站在2025年的门槛前,投资者需要像棋手般思考——既要看到下一步的利率走势,也要预判未来十步的地缘棋局。许长泰的策略本质是“用债券的盾牌抵御衰退箭矢,用亚洲资产的矛头刺破增长迷雾”。当华尔街的狂欢派对进入尾声,或许正是时候检查自己的逃生通道是否畅通。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