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如何從市場需求端找技術支撐?

科技企業如何從市場需求端尋找技術支撐端:以譚黎敏與西井科技為例

在全球經濟格局快速變革的當下,科技企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2025年4月24日,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黎敏在新華社「中國經濟圓桌會」節目中提出了一個頗具洞察力的觀點:科技企業要從市場需求端去尋找技術支撐端。這一觀點不僅概括了西井科技十年來的成功經驗,也為中國乃至全球科技企業的發展路徑提供了重要啟示。

市場需求驅動的技術創新

需求導向的創新邏輯

傳統的科技企業發展模式往往是「技術推動型」,即先有技術突破,再尋找應用場景。然而,譚黎敏提出的「從市場需求端尋找技術支撐端」代表了一種根本性的思維轉變——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反向定義技術研發的方向和重點。這種「需求拉動型」創新模式能夠有效降低技術與市場之間的鴻溝,提高創新效率和商業成功率。
在實踐中,這意味著科技企業需要深入理解終端用戶的實際痛點和未滿足需求,然後確定哪些技術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並據此規劃研發路線圖。西井科技選擇海港集裝箱物流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場景,正是因為準確識別了這一領域對自動化、智能化的迫切需求,而非單純追求技術的先進性。

細分市場的戰略價值

譚黎敏強調的市場需求不是泛泛而言的宏觀趨勢,而是具體、明確的細分市場需求。西井科技創立之初就錨定海港集裝箱物流這一垂直領域,將有限的研發資源集中於解決該領域的特定問題。這種聚焦策略避免了與科技巨頭在通用技術領域的直接競爭,同時也更容易建立專業壁壘。
細分市場選擇的準確性至關重要。理想的細分市場應具備以下特徵:有明確的痛點現有解決方案不足、市場規模足夠支持企業成長、技術可行性與商業可行性匹配。西井科技的成功證明,即使在看似傳統的集裝箱物流領域,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也能創造出革命性的解決方案和巨大的市場價值。

技術與產品的深度融合

端到端的技術整合能力

譚黎敏指出,西井科技與其他企業的一個關鍵區別在於「車也是我們自己設計」。這反映了技術與產品深度融合的戰略選擇。不同於僅提供單一技術組件或算法的企業,西井科技構建了覆蓋整車設計、底盤開發、控制系統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完整能力鏈。
這種端到端的整合帶來多方面的競爭優勢:首先,它確保了各技術模塊之間的無縫協同,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性能和可靠性;其次,它使企業能夠從終端用戶體驗的角度優化技術實現路徑,而非受制於供應鏈各環節的技術限制;最後,它增強了企業對產品品質的控制力,從安全性、可靠性等維度全面提升客戶價值。

人工智能的產業化路徑

譚黎敏的觀點「人工智能不是獨立的產品,它必須依附於一定產品的載體」揭示了AI技術產業化的核心挑戰。許多AI初創企業失敗的原因在於過度關注算法精度等技術指標,而忽視了技術在具體產品中的實際應用效果。西井科技的成功在於將AI技術深度融入集裝箱物流的具體作業場景,開發出真正解決行業問題的智能產品。
這種產業化路徑要求科技企業具備雙重能力:一方面是前沿技術的研發能力,另一方面是對垂直行業運作機制的深刻理解。只有當技術專家與行業專家緊密協作,才能設計出既技術先進又實用可靠的解決方案。西井科技構建的「海陸空鐵」智能集裝箱物流體系,正是這種雙重能力的集中體現。

全球化視野下的創新實踐

從本土創新到全球布局

譚黎敏分享道,西井科技自誕生時起就夢想打造全球化品牌。十年間,該公司已將中國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帶到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這一成就的背後是以全球市場需求指導技術創新的戰略思維。與許多企業先立足本土再拓展海外的路徑不同,西井科技從創立之初就以全球化視野規劃技術和產品路線。
全球化布局對科技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技術方案需適應不同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和監管環境;產品設計需考慮各地文化差異和使用習慣;服務體系需具備跨國運營能力。西井科技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場取得成功,關鍵在於其技術支撐體系始終圍繞國際市場的多元化需求進行構建,而非簡單移植國內模式。

創新鏈與產業鏈的國際協同

在全球化過程中,西井科技實踐了「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的發展模式。這意味著企業的研發活動與全球產業需求緊密對接,技術創新直接服務於產業升級。譚黎敏提到企業「時刻洞察全球市場需求」,正反映了這種動態調整的創新機制。
這種模式下,科技企業不再是被動的技術供應商,而是成為全球產業生態的積極塑造者。通過將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國際集裝箱物流產業深度融合,西井科技不僅實現了自身業務的快速成長,也推動了全球物流行業的智能化轉型,真正實現了「改變集裝箱的世界」的企業抱負。

結語

譚黎敏提出的「從市場需求端尋找技術支撐端」不僅是西井科技十年發展的經驗總結,更為科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普適性的戰略框架。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這一市場導向的創新模式尤其值得借鑑。科技企業只有深度理解市場需求,將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緊密結合,才能在全球競爭中建立持久優勢。西井科技的實踐證明,中國企業完全有能力在前沿科技領域實現從跟隨到引領的轉變,為全球產業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