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ra银行将发放5万亿卢比企业贷款


商场鼹鼠的金融档案:Canara Bank如何在坏账堆里淘出金矿?
(叼着虚拟放大镜的侦探开场)Dude,让我们聊聊这家在孟买证券交易所玩杂技的银行——Canara Bank。当印度第四大公共部门银行宣布要砸5.5万亿卢比(约合660亿美元)冲进公司贷款赛道时,我的二手店雷达立刻嗡嗡作响:这到底是战略豪赌,还是藏在财报里的消费心理学实验?
第一现场:贷款狂欢节的暗流
Canara Bank最近把筹码押在了”基建+绿色能源”的轮盘上,活像发现新大陆的赌徒。2025-2026财年5.5万亿卢比的公司贷款计划,表面看是冲着10%组合增长去的,但我的账本记录显示更戏剧性的细节:他们刚在过去11年核销了1.29万亿卢比坏账——相当于每年清空1170亿卢比的金融垃圾(Seriously,这够买下整个班加罗尔的二手纱丽库存了)。
更讽刺的是,他们一边在坏账堆里挖矿,一边把农作物贷款利率从11%砍到9%。这波操作堪比在贫民窟开有机超市——看似慈善,实则用低息贷款绑定印度8亿农民这个”人类最大消费群体”。
资金魔术师的帽子戏法
当存款增长率像孟买的雨季一样难以预测时,Canara Bank发动了82000名员工上演”十周吸金大作战”。结果?16700亿卢比存款到账,活脱脱是银行版的《十一罗汉》。但侦探的鼻子闻到了别的味道:这些存款成本比他们准备通过出售Canara Robeco共同基金子公司筹集的500亿卢比贵三倍——典型的”用黄金补青铜”策略。
最精彩的戏码在资本舞台:发行AT-1债券和二级债融资9000亿卢比的计划,配上28%的净利润增长(5070亿卢比),完美演绎了”用别人的钱赚自己的利润”的金融炼金术。
监管罚单背后的消费陷阱
印度储备银行2.92亿卢比的罚单像枚荣誉勋章,暴露了Canara Bank游走灰色地带的生存哲学。但真正让我拍案的是他们的”精准扶贫贷款”——给女性/底层种姓创业者发放200万卢比MSME贷款。这哪是信贷政策?分明是给印度版”拼多多”商家注射肾上腺素,毕竟每笔贷款背后都连着至少50个家庭消费者的钱包。
(合上档案夹的清脆声响)朋友们,这就是现代银行业的真相:当你在数ATM吐出的钞票时,Canara Bank正在用你的存款玩俄罗斯轮盘——只不过他们的枪里装的都是金子弹。下次看到”绿色能源贷款”广告时,记得问问自己:究竟谁才是这场消费游戏里的鼹鼠?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